2020年除夕至今,全球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此次疫情对国民经济尤其是线下实体经济的影响已不言而喻,在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度过难关的同时,环保人也应冷静思考,为疫情过后如何更好地提高商用及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及健康安全寻找思路。 此次疫情使人民群众对病毒的空气传播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大幅提升,对空气质量的需求将继“雾霾”之后更加迫切,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影院观影舒适感、安全感的需求,提升相关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安全,尤其在冬春两季流行病易发期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保护和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成为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影响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的主要因素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需达到物理性(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新风量)、化学性(二氧化硫等传统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可吸入颗粒、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生物性(细菌总数)、放射性等要求。由于商业及住宅室内的设计、装修和运营特点,室内影响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湿度可吸入颗粒物可挥发性化学物质 2. 空气细菌总数 含氧量 各类病毒 室内设计应首先考虑空气质量符合GB/T 18883相关要求,并根据健康标准,限定室内颗粒物PM10平均值不应大于100μg/m3、PM2.5平均值不应大于50μg/m3。当前大多数商业体仅配置了简单的单向或混风型通风设备,无法对空气实施过滤或净化,即使通过环境治理在验收时达到标准,也难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在运营期间时刻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现阶段如何应对消费者对健康的高需求 01 02 03 04 新冠疫情下,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很多家庭还有一些公共场为了提高空气质量,都会使用很多方式或者设备来缓解室内的空气,随着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好,市面上出现了更全面的抗菌产品,使用一次实现长达1年的持续抗菌,长效、广谱、无毒、无刺激,无消毒死角,喷涂后可持续杀灭环境中各种细菌、病毒,有效防治室内病原微生物污染,减少接触性传播和空气传播(含飞沫、气溶胶),经国家权威检测中心检测,抗细菌率高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