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车主觉得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车内空气污染会随之减轻,但实际上旧车的空气污染问题更加复杂。车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挥发持续时间可达15年之久,除此之外使用过程中还会累计大量杂物、细菌、微生物,这意味着旧车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中国科学院所属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发布了《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报告表明车内空气健康状况极不容乐观。该机构在检测过程中选取了50款市场上常见的车型,行驶里程从10000km到270000km不等。
特点:车辆越新,TVOC超标越严重
此次检测主要针对空气TVOC含量以及菌落总数等展开。所谓的TVOC,是指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心采用了毛细管气象色谱法,通过用Tenax吸附管与采样仪配合采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过程10min),采样后加热解吸,使用毛细管气象色谱仪定量读数。经过50台车辆样本的检测后发现,车内空气中所含的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比较平均超标30%,而根据车辆使用年限和行驶公里数的提高,TVOC呈线性下降趋势。也就是说,车辆越新,TVOC指数超标越严重。样本中使用年限1-2年的车型,指数超标达42.33%,所以新车主们尤其应当注意。
特点:车辆使用越久,菌落数越多
另一个检测重点在于车内菌落总成。采用了自然沉降法,通过采样皿、高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等设备。经37°以及持续48小时培养计数生长菌落数,结果表明,50台样本车辆都潜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部分车型还有霉菌、绿脓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这些车辆和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1级参照对比平均超标77.65%,与新加坡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比较平均超标255.30%。和TVOC不同的是,使用年限越久的车型所含菌落数量越高。
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拥有极强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长期接触,会影响人体皮肤和黏膜,从而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NAS/NRC)等机构一直强调TVOC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想象一下,如果车内空气长期处于这样的污染下,我们无疑进入了一个密封的毒气罐,其后果可想而知。
千万不要小看车内区区的两三平方米的空间,长期和细菌相处,将对引起各种严重疾病,尤其是以免疫力比较低的儿童和孕妇。就拿车内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说,长时间与其共处,人除了头晕、乏力、恶心外,还会患上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更甚者会引起葡萄球菌性肺炎,或者形成慢性肺炎、慢性肺囊肿。除了恶名昭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诸如大肠杆菌、霉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等,品种此“齐全”,让人心惊胆颤啊 ! 这份权威机构出具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报告,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们每天坐在汽车里的时间越来越长,车厢里的空气质量必将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一定要做好新车的空气治理以及旧车的清洁保养工作,这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家人的一种关爱!
文章来源: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