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形体尽管非常微小,但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却是灾难性的。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例,席卷全球,两年来感染人数数以亿计。这已经不是病原微生物第一次侵袭人类。几千年来,天花病毒、鼠疫耶尔森菌、霍乱病毒、流感病毒、伤寒沙门菌、汉坦病毒、狂犬病毒、登革热病毒、艾滋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等引发的各种烈性传染病,导致了数以亿计的人类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病原微生物还会导致各种现代病。比如说冰箱综合症,多是因为李斯特菌等这种嗜冷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比如空调病,多是因为军团菌等引发的呼吸道疾病。
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时空分布比大气中微生物分布更加复杂,因为微小环境中,各种因素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外,室内小环境的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其内人员活动也千差万别。因此,室内空气微生物与室外比有其特异性。
苏联学者提出夏季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2500CFU/m3为污染空气。香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空气质量十分良好时空气中细菌总数应小于500CFU/m3,室内空气质量能保证大众健康时,空气中细菌总数应小于1000CFU/m3。而对办公楼实地采样20%的样品超过1000CFU/m3。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对旅店业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作出规定,采用撞击法采样时,普通旅店、招待所应小于2500CFU/m3。第二军医大学等单位对我国人防工事空气中微生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细菌卫生标准。采用撞击法采样时,作为医院的人防工事空气中细菌总数应小于1500CFU/m3,作为招待所、商场、俱乐部、影剧院、游乐场、地铁车站等应小于4000CFU/m3。
与消毒不同,抗菌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者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给出的定义)。与消毒以防止或减少病菌的传播为目的不同,抗菌除了可以防止或者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外,还用于保护材料或者产品本身免受病原微生物的损害(如腐败、霉变等)。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居住、工作和出行的环境具有全方位的抗菌效果?而对于室内生物污染,四川省洁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在阻断新冠病毒接触性传播这一研究领域中,课题组针对传统消毒剂存在时效短、易挥发、不稳定、二次污染、需定期反复使用等缺点,旨在研发一种长效、无毒、无刺激、能快速、广谱杀菌的灭菌材料;课题组利用其十余年光触媒研发的技术积淀,突破性的研发出了一款新型灭菌材料,该材料主要成分为金属离子异质结构,利用金属离子纳米带,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使其关键性功能成分(如DNA、RNA)坏死,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该材料经国家权威检测中心检测,灭菌率高达99%以上,且单次使用抗菌效果可持续半年至一年。使用该材料对室内或车内等场所进行全面喷涂,可有效地赋予喷涂表面抗菌功能,使得我们居住或出行的环境整体安全。同时该材料具有无毒、无刺激的特性,使用后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及出行。